未定短片稿
概念
今年高考周,我曾跟风去高三教室拾荒。
崩溃的、混乱的、书本与文具堆成沼泽的高三教室——不仅仅是物理意义上的,还是功能意义上的——深深触动了我内心。我受内心强烈的震撼驱使,写了点文章,便接着发现文字难以述尽所感。然而,教室这个母题,自那以后就萦绕在心头。
在那篇文章里,除去浮夸的辞藻与诡异的行文,的确还是留下了点有趣的思考。我把它们罗列出来,作为这部短片的几个核心概念:
-
作为整体的 教室,掩盖并巩固着班级间等级制(清北班-实验班-平行班)。
-
在教室内,它负责 组织 起一个班级。通过给每个人分配座位、贴上成绩单、黑板上写上课表、墙上挂高考倒计时等等手段,它:
-
使每一位学生在序列中找到位置。不仅仅是座位,还有排名、身份等等(就好像语法让单词在句子中找到位置一样)
-
构筑起一个公共的时空。一切事件都在当中发生。它就是整个高中生活。
-
-
因高考而被废弃的那个教室(一个无意义的空间,或者一个废墟。为了突出它同一般教室之区别,我们称它为 废墟 好了。)是上述两个功能的 解构。
-
如果你是这个教室的主人:你的过去,曾经历过的生活就这样被你抛弃。“在夕阳的余晖下,所有的一切,包括绞刑架,都被怀旧的淡香所照亮。”从此,你会像谈起昔日老友一样,谈起你的高中生活。而所有泯灭的梦想、逝去的生命、刻骨的痛苦,都随着这座教室的废弃与重生,一并被你 无害化 了。
-
如果你不是这个教室曾经的主人:这些高中毕业生的高中成绩排名毫无意义,他们也不再需要对好桌子、摆好椅子。在序列里,他们已经失去了位置。一片狼藉的废墟,没有任何参照系可言。面对这样一个废墟,就像是面对一块文字尚未破译的石碑,我们找不到进入的入口、参观的路线、意义的逻辑。只能以绝对旁观者的身份,无助地被其凝视。
-
-
在短暂的废墟状态后,教室会在一次拾荒行动后,被 清理 干净。这个过程的象征含义太明显了。而 清理者 不在乎教室的内容(书本、练习题、日记、小纸条),他们只负责吞噬与净化。当然,其重量(一个教室就是几大麻袋!)会累倒他们(这里绝不是在指责具体的清理者们,而是派出清理者的人)。
-
被清理干净的教室会迎接下一届学生。一个轮回。
可是,还是有些东西不应该忘记,不应该被无害化成回忆。每个人都想留下什么宝贵的东西,因此必须救出什么,赶在清理者之前,将其从被清理的宿命中拯救出来。这就构成了本片的核心张力:
-
本片建立在这样一组矛盾上:主角——想要在业已奔溃的废墟中,拯救 出回忆的高中毕业生——对抗 迟早降临的清理。因此需要一个麦格芬,那个必须被拯救出的东西。我希望它是“日记”,某个人的日记,记载了重要的信息——找到了它,才找到了某种证据,因此必须拯救。
-
但这种愿望终究是 不可能的。正如我们在 3 中提到的,这个时候的教室已经崩溃了,什么都找不到。他们实际上是在与这片废墟对抗。
-
主角认识到这个不可能性的过程,就是整个短片的 情节。我想,在几分钟内,通过几组镜头,来展现主角们的寻找,对上教室的崩溃,应当是很容易做到的。但是需要高明的分镜与一些小 trick。
-
然而,这个短片的 结局 应当是这样的:在认识到这种不可能性后,主角们将希望寄托于 观众 身上——毕业电影的观众,不应当遗忘的观众——身上。如果我们是共有这片记忆的人,那我们应当献出自己的生命,成为那份日记。用某种方法(借主角之口,或者一个道具,或者就是那本日记)说出“……那日记是我们、也是你、曾经坐在这里过的你。”
-
然后就是蒙太奇环节。瞬间离开废墟,回到镜头里鲜活的教室中去。那里人们还在斗争,那里故事还未结束,那里痛苦还在滋生,那里还未被遗忘。Now and Then 为 bgm。因为它实在是太贴切了。
-
画面定格在主角看向镜头。惊魂记(?)
剧本
大纲:一行人(两个?)来到教室——找书——找不到,绝望——希望——蒙太奇
地点:高考周高三教室
时间:晚,光线不能过于明亮,色调冷、阴暗、黑色。镜头逼仄。
Scene 1:
一只昆虫从地上书籍上爬过,稍作停留后离开镜头。聚焦于整个杂乱的教室。LOW-ANGLE
脚步声响起。